
2015 年虹口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海市虹口区统计局
2015 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
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
展、经济转型升级各项重点工作,经济运行平稳健康,发展质量和效
益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治理不断加强。
一、经济发展
财政
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90.14 亿元,加上当年上级补助收入 37.11 亿
元,市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 50 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 亿元,
调入资金 3.44 亿元,动用上年结余 0.49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
计为 183.18 亿元。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26.82 亿元,上解上级支出
5.06 亿元,债务还本支出 41 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0.30 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 183.18 亿元。
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26.82 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4.89
亿元,公共安全支出 8.62 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2.85 亿元,医
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6.23 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41.12 亿元。
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 102.23 亿元,比上年下降 18.7%。其中,
中央属、市属控股单位 58.78 亿元,下降 14.5%;三资企业工业销售产
值 6.05 亿元,下降 10.1%。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
97.0%。
建筑业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404.57 亿元,比上年下降 14.0%,其中一
级以上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358.43 亿元,下降 17.3%,占全区
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88.6%。年末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3013.8 万平方
米,比上年增长 2.1%。建筑施工企业签定合同总金额 967.76 亿元,下
降 3.1%。
国内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87.58 亿元,比上年增长 5.2%。其
中,吃的商品 116.17 亿元,增长 6.4%;穿的商品 40.49 亿元,增长
9.1%;用的商品 119.80 亿元,增长 5.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
餐饮业法人单位商品销售总额 2019.67 亿元,增长 7.7%。
投资与房产
全年完成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208.53 亿元,比上年下降 14.6%。
城市基本建设投资额 51.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6.6%。全年商品房开
发投资额 157.37 亿元,比上年下降 30.0%。其中,住宅投资额 27.7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0%;办公楼投资额 38.51 亿元,比上年下降 60.8%;
商业用房投资额 33.85 亿元,下降 42.3%。
2
3
旅游业
至年末,全区二星级以上宾馆 12 家。其中,五星级宾馆 2 家,四
星级宾馆 4 家,三星级宾馆 4 家。星级宾馆及其他重点住宿企业全年
营业收入 13.55 亿元,比上年下降 4.8%;全年实际住宿 126.67 万人次,
下降 18.2%,其中境外旅客 17.98 万人次,下降 16.1%。上海音乐谷建
成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
旅行社营业收入 28.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4%。全年接待旅游者
148.09 万人次,增长 19.1%,其中组接境外游客 7.39 万人次,比上年
下降 20.8%。
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全年实现三级税收 108.20 亿元,其中区级税收 34.75
亿元。
航运高端业态加快集聚,中国船舶油污理赔事务中心落户北外滩。
成功举办和协办第五届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新华—波罗的海国际
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会、2015 年第十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暨国
际邮轮博览会等论坛、会议。金融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大幅提
高,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资产管理规模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金融服
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上海风险投资中心、天使俱乐部实质
性运作,新增 8 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现代商贸、信息服务、
专业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 49.74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15.7%。其中,出口总
额 18.81 亿美元,下降 12.7%;进口总额 30.93 亿美元,下降 17.5%。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 91 个,比上年下降 5.2%。外商直接投
资合同金额 11.21 亿美元,下降 19.3%。其中,新设项目 4.37 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 53.8%;增资项目 6.7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70.9%。外商
实际到位资金额 6.77 亿美元,下降 43.3%。
二、社会事业
科技
聚焦大柏树科技创新平台,制定了推动科创中心建设的 3 个文件,
明确了 5 个方面共 59 项任务。成立上海大柏树科技创新中心,大柏树
科技创新中心理事会揭牌成立。深化与高校、科研所合作,新成立 7
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已初步聚焦一批影视企业
和大师工作室,同济虹口绿色科技产业园、工业菌株工程技术中心、
张江虹口智慧健康医疗产业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年受理专利申请
量 2027 件,比上年增长 40.1%,其中,发明专利 817 件,增长 51.6%。
专利授权量 1191 件,增长 37.2%,其中,发明专利 247 件,增长 43.6%。
至年末,市区两级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共 67 家,高新技术企业 155
家,其中年内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48 家。至年末,全区高新技术成
果转化项目 41 项,其中年内认定 10 项;上海市创新基金项目立项 33
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 556 项,合同金额 3.47 亿元。
教育
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我区被确定为上海市教育特色综合改革
实验区。推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全面发展职业教育、社区教育、
4
特殊教育,南湖职校创建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上
海国际教育服务与创新园区项目正式获得市教委批复,登记成
立上海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北虹高级中学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
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改建和修缮工程启动。加强人
才队伍培养,新增 5 名上海市特级校长。年末实有普通中学 38 所,学
生 21973 人,比上年减少 5.4%;小学 33 所,在校学生 22923 人,比
上年增长 1.0%;幼儿园 52 所,在园幼儿 13907 人,比上年增长 1.2% 。
教育事业占地面积 99.50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88.47 万平方米。
文化
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3294 场,吸引 62.6 万人次参与。加强历
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成立海派文化发展专项基金。隆重纪念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建成犹太难民纪念馆二
期(白马咖啡馆)。年末,区级图书馆(包括两家分馆)阅览室座席达
到 1533 个,总藏量 101.97 万册,其中图书 98.49 万册,全年读者
流通 172.46 万人次,外借图书 116.72 万册次,开展读书活动 295
场,举办专家讲座 186 场。年末,共有文化馆 1 个,美术馆 2 个,纪
念馆(室)15 处,民间收藏馆(室)32 座。
卫生
完成公立医院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推进医药分开,13
所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接入市级“阳光采购”平台。全面启动“331+X”
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一南一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进一步深化“11253”家庭医生制服务,累计完成 18 个家庭医生诊所
5
6
标准化建设,辖区内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 67.8%。扎实推进
中医药事业发展,通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项目国家级验收。年
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61 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 家。卫生技术
人员 10470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3612 人,注册护士 4968
人。年末,实有医疗机构病床 6844 张。年内新增家庭病床 5145 张。
体育
深化“精武武术”普及和推广,“精武学堂”正式开馆。组织推进
市民体育大联赛,全年开展活动 192 次。改建 2 个灯光球场,新建 4
条百姓健身步道。年末,实有百姓健身步道 14 条,百姓健身房 2 个。
全年新增一级运动员 19 名,二级运动员 50 名。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建设
全年重大工程项目开工面积 103.82 万平方米,实现竣工 51.62 万
平方米。彩虹湾商业、彩虹湾三期、海伦路(海拉尔路—四平路)拓
宽等项目开工建设。长阳路舟山路绿地、东大名路地下人行通道等项
目实现竣工。配合推进北横通道(虹口段)、汉阳排水系统二期等市重
大工程建设。区区对接道路安汾路实现开工。虹口港泵闸完成水下结
构并恢复通水,大名路桥建成通车。上海星荟中心、深蓝悦等项目结
构封顶。完成全区天然气转换工程。
市容与环境保护
全力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城区管理进一步完善。拆除各
类违法建筑 8.92 万平方米,其中“公字违建”101 处违法建筑
2.39 万平方米,整治群租 194 处,规模性租赁 99 处,创建“无
群租房小区”221 个。启动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本
区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年内新增实施分项计量 21 幢既有建筑。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为 8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 262
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71.8%。全年处置生活垃圾 21.86
万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现市下达目标。
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
全年食品安全检查行政处罚立案 274 起,年抽检样品数达到 1839
件,总体合格率达到 91.8%。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率为 0%。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工矿商贸、火灾等安全事故 175 起;造成
死亡 14 人,比上年下降 26.3%。其中,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 5 起,
造成死亡 2 人,下降 60.0%。道路交通事故 22 起,比上年上升 22.2%;
造成 10 人死亡,与去年持平;14 人受伤,上升 55.5%。火灾事故 148
起,造成 2 人死亡,比上年下降 50.0%。
绿化
全年新建绿地 0.80 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 0.32 万平方米。年末,
实有公共绿地 154.69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0.12%。人均公共绿地面
积 2.00 平方米,与上年持平。行道树 23108 棵,增加 202 棵。
四、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
全区年末户籍人口 772323 人,比上年减少 10668 人。出生人数 5505
7
人,出生率 7.08‰;死亡人数 7387 人,死亡率 9.5‰;自然增长率-2.42
‰。
户籍人口中,18 岁以下人口 73195 人,占人口总数的 9.5%;60 岁
以上人口 259395 人,占人口总数的 33.6%。
就业
全面创建市级创业型城区。全年扶持创业组织 942 户,带动就业
3674 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 55904 人次。全年失业保险金发放 73565
人次,共计 9135 万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14942 人,控制在市政
府下达目标之内。
社会福利与救助
实施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全覆盖。全年发放各类帮困救助资金 1.88
亿元。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补助 11.92 万人次,享受粮油帮困补助
卡、券 5.9 万人次,享受实物帮困补助 267 人次,享受医疗补助 8080
人次。全年向低保等对象发放一次性补贴 416 万元,惠及 1.34 万人次。
推进区社会福利院改扩建,新(改)建 5 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至
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 44 家,床位 6389 张。其中,由政府投资开
办的 18 家,床位 2660 张,由社会投资开办的 26 家,床位 3729 张。
目前运营床位数 4619 张,入住老人 3421 人。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 7
家。至年末,全区有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 9 家,老年人助餐服务
点 27 个,长者照护之家 1 个,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 2.62 万人,其
中为困难老人、高龄独居和纯老家庭老人提供各类服务 323 万人次。
8
9
居住
全年完成旧改 6001 户,完成旧区改造房屋征收 18.2 万平方米,其
中二级旧里以下居住房屋面积 15.0 万平方米。
全年全区住宅施工面积 63.25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0.4%;全年
住宅竣工面积 7.58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47.5%。完成旧住房综合改
造 60 万平方米。有序推进彩虹湾大型保障性住宅建设。年末廉租家庭
租金配租 3884 户,其中年内新增廉租家庭租金配租 697 户,全年发放
租金补贴 4683.17 万元。年末廉租家庭实物配租 514 户。
说 明
1、 统计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 比 上 年 ±% 数 据 的 合 计 数 与 相 对 数 由 于 单 位 取 舍 不 同 产 生 的 计 算 误 差 均 未 作 机 械 调 整 。
3、 根 据 市 统 计 局 要 求 , 2014 年 限 额 以 上 批 发 零 售 业 住 宿 餐 饮 业 商 品 销 售 额 依 三 经 普 数 据
结 果 有 所 调 整 。